跨境进口利好在哪里?
为你提供海外转运、进口报关、香港进口等服务。详情请登录长鹏国际物流官方网站。
今天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,决定延续和完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政策并扩大适用范围的新闻,真是在跨境进口圈炸开锅了,大家期盼已久的新政终于有个好的消息。
要知道今年下半年,连续出台的多个跨境要求都是让大家觉得监管趋于严格,是不是新政也是利空?但是从今天会议公布的大体情况来看,总体形势比较乐观,但是细节部分还需要后面其他细则才能完全看清政策轮廓。
但就今天国务院常务会议涉及跨境进口的四点(其中有一点是针对出口),都是比较切中要害。
比如第一条,其实是给跨境进口电商定性,这也是之前48新政的症结,跨境电商是货物还是个人物品,从而导致了监管的趋同。“一是从明年1月1日起,延续实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现行监管政策,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不执行首次进口许可批件、注册或备案要求,而按个人自用进境物品监管。”
之前商务部发言人已经提到“按个人自用进境物品监管”。这是跨境进口最核心的问题,是这几年政策延续落定的基础,新政以后继续对“暂不执行有关商品首次进口许可批件、注册或备案要求”,也就是不需要通关单,这是跨境保税进口和一般贸易的最大区别和优势,化妆品、保健品、(奶粉还得看再看看后面解释)等大家关注的品类都放心了。那些观望的供应商和国外品牌,心放下了,明天澳洲主要出口中国的跨境的企业股价估计要波动了!
第二条呢,“二是将政策适用范围从之前的杭州等15个城市,再扩大到北京、沈阳、南京、武汉、西安、厦门等22个新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城市。非试点城市的直购进口业务可参照执行相关监管政策。”表示跨境进口政策通过几年的验证,1210模式跨境保税进口已经可以推广到更多符合监管的地方,政策普及面更大了,后续各个地方的参与度会更多。未来长期来说,会有更多地方企业广泛的进入跨境进口的各个领域。而非试点城市,1239模式的跨境保税和9610的跨境直购进口则沿用原来的要求。
第三条,今天整个消息的最值得关注的地方,利好的主要在这里!
“三是在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清单内商品实行限额内零关税、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按法定应纳税额70%征收基础上,进一步扩大享受优惠政策的商品范围,新增群众需求量大的63个税目商品。提高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商品限额上限,将单次交易限值由目前的2000元提高至5000元,将年度交易限值由目前的每人每年2万元提高至2.6万元,今后随居民收入提高相应调增。”
“关税为零,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按法定应纳税额70%”是延用之前的跨境综合税,税率没有做变动。“新增群众需求量大的63个税目商品”就是再一次扩充正面清单,跨境进口保税可以做的产品更多,不过要等细则公布了才知道具体哪些产品。
年度限额提升到2.6万,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6000,看到群友讨论这6000的额度,一种说法是每个月增加500提出来的,一种说法是按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来参考的,去年是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,26000元这样比较符合国内实际平均消费。
个人额度提升的利好:
1、消费者买的东西更多,刺激大家消费意愿
2、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减少盗用个人身份信息的情况
3、扩大跨境的进口市场,进一步促进消费升级
其中最值得大书特书的是单笔5000元,这将是跨境进口得到腾飞的一大助攻。
个人单笔放开的利好
1、行邮税单笔限额港台澳800 其他国家1000 原来跨境保税进口单笔限额2000 很多3C,服装,轻奢,化妆品的价格都在限额之上,单笔限额的放大极大促进和扩大了商品的品类,目前跨境保税进口相对集中,并且竞争大。
2、利好BBC,保税备货能做的更多,相对爆品的高客单价产品可以做起来。
3、更利好BC,高货值产品,季节性强的或者抢先版的,长尾产品,是可以用BC,减少了大规模囤货的资金压力,同时客单价高了以后,物流费用的占比相对总额度来说很少可以忽略。
4、利好海淘直邮网站,之前那些专注海淘直邮的网站,做的很多非标品产品,客单价比较高,用行邮税率和单价限制,很容易打擦边球,而且税率比一般贸易和行邮税都有优势。
5、会极大促进高端化妆品,服装,3C等品类的增长,这个领域的供应链也会得到极大增长 。供应链商们,举起小手来!
第四条出口,“是按照国际通行做法,支持跨境电商出口,研究完善相关出口退税等政策。”鼓励出口时一如既往的!
第五条“五是按照包容审慎监管原则,依法加强跨境电商企业、平台和支付、物流服务商等责任落实,强化商品质量安全监测和风险防控,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,保障消费者权益。”主要是强调监管,今年两次出台对支付的政策,严厉打击跨境刷单,就是进一步加强目前跨境进口遇到问题的监管补充,“按个人物品监管”也就是各方也要承担起更多责任,包括消费者。每个主体应该有各自不同责任要去落实,但是也需要细则来进一步验证。
就今天的消息来说,是利好,虽然大家已经听过很多次利好,这主要体现在跨境保税的增量市场。
明显增量市场
第一、 个人额度放开,消费者可购买的年度额度加大,跨境进口市场进一步扩大
第二、 单笔限额扩大,提高了跨境进口商品的丰富程度,并且能提升客单价,消费者的可选择范围更大,进一步扩大消费购买,促进高端消费回流
第三、 正面清单进一步丰富,跨境进口商品品类丰富,可销售产品范围壮大,有利于跨境进口市场的消费增长
隐形增量市场
《电子商务法》对进口行业的要求,整体要求监管加严,门槛提高。此次的要求只是针对使用1210、1239、9610进口模式的跨境电商模式,对个人直邮的代购和国内现货市场不适用!
淘宝和拼多多,微店、微商等会不会转向跨境保税呢?
这一部分进口市场,会不会明年电商法执行后向跨境保税进口模式部分转移呢?不管从平台和电商企业来说,这都是一个不错的转变路径,至少从中文标签和国标问题。这个渠道过来的,职业打假人再来提起诉讼,明显有更多保障,跨境渠道目前胜诉率来看。如果这类平台主体都转移到跨境进口领域,增量就来了,至少就接近上千亿的量可以转移一大部分到跨境保税进口。当然,这部分变数也很大!
总体来说,跨境进口政策趋向明朗,大方向利好,但是监管也会不断加强,还有一个隐患问题是,“延续实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现行监管政策”,这是雷点!意思是最终版本吗还是目前再用几年,你们说呢!